東北地理所舉辦“地球一小時”科普活動
3月28日,為響應“地球一小時”活動,呼吁公眾關愛地球、低碳生活,東北地理所、吉林省地理學會聯合吉林省科技館舉辦“地球一小時”科普活動。張學磊副研究員做了主題科普講座,青少年和社會公眾參加人數120人以上,并通過網絡進行了直播。
張學磊副研究員的報告以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開場,逐步擴展至地球的能源類型、自然災害和抗震減災知識,重點圍繞地球多圈層的大氣圈來講解了全球氣候變化和人類不合理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報告后,通過AR/MR Hololens 2混合現實技術的互動展示,向公眾傳遞氣候變化與地球災害的基本知識,青少年觀眾從虛擬現實中體會到了宇宙的浩瀚,也認識到了我們的地球猶如浩瀚海洋中的一葉扁舟,是我們人類唯一的家園,保護地球環境的意識必須深入心中,要盡自己的力量為環境做出積極的改變。
“地球一小時”也稱“關燈一小時”,是世界自然基金會在2007年向全球發出的一項倡議:呼吁個人、社區、企業和政府在每年三月的一個星期六20:30至21:30期間熄燈一小時,以此來激發人們對保護地球的責任感,以及對氣候變化等環境問題的思考,表明對全球共同抵御氣候變暖行動的支持。這是一項全球性的活動,世界自然基金會于2007年首次在悉尼倡導之后,以驚人的速度席卷全球。
附件下載: